Eric2023-12-09 07:22:27
1. 她被死亡所遗忘了。死亡在主人公那里是回到土地里,是再一次聚集土地上的人们,是为后来的人留下故事和歌谣。这种美丽的死亡形式在现代社会里几乎不复存在。2. 电影用华丽的视听语言呈现了一个前现代的世界。盲人的口述,社群的歌唱,人们呼吸,朗读,祈祷的声音,让整部电影像一首诗。全景镜头里的土地,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黄色制服的人们就仿佛土地上的垃圾。主人公慢慢地走在土地上,或者静静地驻足,她是土地的化身。
Phos2024-04-12 11:12:25
有点太刻意了,太追求质感、寓意、叙述了…羊围着哭泣的寡妇真的很美,但是不真诚…想要真正的纪录片。
基瑞尔2021-02-01 20:14:30
【莱索托】保存文化、保存记忆,抵抗遗忘、抵抗侵占。更接近于一部纪录片,在叙述手法上选择空白,冲突上力求简化,而又尽可能包括地区的一切人事。里面出现的音乐相当亮眼,有那种对古老乐器的采用,也有很浓重的电子乐痕迹…带来的惊喜或许远超片子本身。
Peter Cat2025-04-29 12:51:42
3.5 在你面前,我看着你。 @LincolnCentre_WRT avec lu
有心打扰2023-09-15 12:00:44
生猛的、土地的力量;土地、祖先、自然、传统与机械、水泥建筑、经济发展的冲突博弈;沉稳的剧情长片首作;画面精美,配乐诡异;第一次知道莱索托这个国家,国中之国。
遠濤2021-11-07 14:24:44
非洲南部莱索托(Lesotho),一个夫与子双亡的老孀妇为了葬在原乡而与计划建造大坝迁移村民的政商势力抗争。摄像讲究,很美。(不知是什么怀旧格式,窄银幕圆角——胶片?)女主角的表演也极有张力,但剧本似乎风格大于实质,叙事故意语焉不详,常令人摸不着头脑。纽时评论里这句我觉得是的评:"Haunted by the score’s buzzing soundscapes, the movie feels a bit blockily assembled. " (一块块砖拼合的)
Lies of Lies2021-12-12 19:58:37
莱索托版《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Deleted]2020-10-22 11:00:44
导演前作(Mother, I Am Suffocating. This Is My Last Film About You.…一样抒情诗体的名字)年初在MOMA看的,这一部故事剧情有了很大的提升,不仅是具有性格符号的老奶,反对搬坟背后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也是非洲大陆发展中问题;导演并未放弃的美学追求,除了在追求每一帧的“纯净”(也对应着结尾的赤身),甚至字幕都设计成最小不去破坏画面的构图
罗宾汉2021-08-31 01:25:18
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是一个讲述非洲传统民俗仪式的故事,但其实是一个批判资本主义的题材。导演摒弃传统的叙事策略,用充满诗意的镜头画面与耸动的配乐,呈现新与旧、生与死、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激烈对抗,用艰涩实验的美学手段抵达批判目的,是一部不容易消化的作品。
ἔννοια2020-03-08 12:25:43
不好看,配乐和镜头都十分刻意造作,使劲沉化拆迁生死各种压迫性主题。
优游卒岁2022-12-14 12:09:03
第一次看到莱索托的电影,讲述坚持传统与发展进步的关系,电影拍得很诗意,也挺有非洲味儿。影片通过一个老寡妇的奔走与叙述,展现她所身居的小乡村的急迫困境。乡村位于哭泣平原之上,曾有很多路人因瘟疫死于此,村民们的祖辈与亲人也葬于此。由于要修建水库,这里的一切将淹没于水中。这样话题观众非常熟悉,几乎会出现在所有地方。重土安迁、故土难离,人们情感是相通的。传统与发展、情感与利益,如何选择还得仔细衡量。影片名是反讽,某种程度上也是事实。导演强调传统,却也未过度批判现实。影片过度诗意的表达,让故事少了些张力,尤其是开头部分。
只抓住6个2022-10-21 18:25:11
适合用作色彩采集作业。地球每个角落都会碰到的问题,当农业社会遭遇资本侵犯,连最朴实的村民都会开始存在主义思考,且必然分化。音乐很有特色
圓心2020-08-09 22:32:40
前半段兒子去世後連結人與大地的關係還不錯,後面開始反對官方開發案變得說教,原來女主角是南非專業演員,難怪覺得演技也太好了!2020.06.27@中山堂(北影)
佐翼2025-01-14 20:20:33
“This Is Not A Burial, It’s a Resurrection”
太喜欢!A Cinema to be felt. And A cinema speaks to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system/colonization" without overexplaining.
骨亠2022-08-23 04:27:25
有幸看到露天电影放映,高清晰,音响效果很重要。颜色对比度和饱和度非常重要,胶片的颗粒感。然后我们再谈主题。的确,这是部审美片,其次,想到是剧情电影。没什么好诟病的,对,就算对这么简单的故事没什么兴趣也可以看完。
l02021-12-11 08:27:00
#closeup#很好的主题,关于人与土地的关系,以及这层关系背后的地方性文脉如何面对资本和政治的入侵。故事性实在有点弱,或者也许是导演想把重点放在影像、氛围和场景的塑造上并且传达他对于这种现象的态度和批判。但如果仅仅是把它作为传达导演个人意志的电影,一直强调一种反抗的意志也显得批判性不够,层次单薄。看完想到了《三峡好人》,同样的故事题材,但是贾樟柯对于个体叙事与宏观的空间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所做的探索,要比这一部深刻很多。
ChaosChaos2024-06-23 21:19:07
民族魔幻史诗又带出古老的历史,对抗与妥协,死亡与复活!
小巴不良2022-10-18 05:36:28
阿非利加、莱索托,一个孤寡老人,对于生与死的坚持,还有对于土地的坚持
yuayuayu2021-08-03 22:01:18
有机会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片子,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Claire_D2023-04-11 06:20:45
很不错,我很喜欢。关注了这个导演。
并不觉得各个部分割裂,反而这个节奏像是用一个柔软的绳牵引着的,色彩,画面还有表演都是有情在里头的,慢慢感受它。(另外,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点:中国拍抵抗建筑工程和搬迁主要描写底层权力和人之间间的纠葛扯皮,而这里的抗争却是朴素的情感,人与自然的连结,更加浪漫。)
孟孟~2024-08-15 10:49:50
确实没想到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居然能拍出这么完整的电影,视听语言毫不落后,不过诗意的表达弱化了戏剧冲突,其实可以更激烈。
Summer V2024-09-12 15:32:17
12th BEFF 我对非洲电影很难坚持看完。。。无法评价
Neutralization2023-08-25 10:34:32
一个将死之人的抗争。这个时代,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勇气和善良,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公正、正义感。
手冲咖啡是骗局2024-06-27 21:57:46
有地域特色,故事其实是全球性的,技法上很普通,视角也比较陈旧,没有什么深刻的信息。推镜、慢镜头和特写也太多了,用来表现这种现实主义题材显得以文害义。
三点少2023-06-21 12:03:46
确认[文艺片]的标签后,就做好看不懂的准备~创意导演怎会满意于只讲个明白故事呢?!从棉帽大爷,到满脸拧巴皱纹的老妈,画面展开,权当莱索托风土民情纪录片吧。
爱看电影的老灯2023-12-25 15:59:31
对于这种比较艺术性的电影不太能理解,大体上明白了,可能还有不少部落的民歌和风俗不太了解。。。
ldffdsc2023-10-24 02:51:18
太美的视觉,很好的主题:人与土地,被驱赶的,回归原始的。非常简单的叙事以至于有些薄弱,但摄影和灯光太美了,无以言语。音乐也同样,那种力量确实是合适的。
momo2024-04-18 23:36:38
莱索托的蓝与黑,结尾的民谣很触动人心,不用翻译是因为音乐能用心去听。可祖母,在埋葬地之前你为什么只提你的男性亲属呢?更迭失去百年间,女人与亲属相遇的方式可以换成其她种
thintoy2023-07-02 23:43:04
非洲八十岁老妈妈有一张木刻的偏执到卡通的脸。她丈夫和她儿子死了以后,她一直穿着丧服,等待自己的死亡。但当她的村庄因为要新修水库被迫搬迁时,她脱下了衣服抗议。许多人看到了死亡,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生者的复活。每当我说到进步,我的舌头就会向后滚动。如果所说的进步是人类把该死的指头指向自然,并宣布征服它的话。挺抽象化和概念化的片子,不乏诗意。
很大很大的香锅2023-10-14 22:55:00
“你在干什么,有死者才需哀悼。”“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埋在这里,与我的家人一起。”极具种族风格的一部电影。不知是不是看的非洲文学,电影较少的缘故,其表现内容大都是非洲传统部落与人民在西方各方面的侵略下土崩瓦解。不过这部表现的更加野性与斗争,非洲音乐与呻吟贯穿电影更添一份哀伤。很多镜头是能表现出导演的才气的。
oDD-O-o2024-11-21 21:46:06
导演出生在南非,虽然旅居欧洲,但凝望莱索托的目光显然是解殖的。这个故事揭示了现代性背离了它“解放”的承诺,所谓的“进步”与“现代”在土著村民看来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殖民,只不过变得更为隐晦,以幽灵的形式悬在他们头顶。不断出现的歌舞段落是一种仪式,仪式召唤着神秘的自然之力,以自然之魅完成对现代性殖民的抵抗。导演的镜头极富诗意,不如说是以解殖的目光饱含深情地凝望着哭泣平原上的居民。
邪恶到底2023-04-17 08:16:42
被鲜活的生命(或是死亡)力和极度优秀的影像控制力震撼到了。
鹏2024-04-04 11:00:14
名字被翻译成向死而生,我觉得这个更好
LaborZ7772024-10-21 21:18:50
摄影、灯光、构图、音乐完美,至于剧情和当地传统习俗有关,看个大概吧
夜的眼睛2024-01-07 10:33:03
村民们一边被安置在污染的河流旁,一边被反复游说要开阔眼界,吸收“先进文化”。政商利益合谋夺走村民们最后一块土地的时候,也就夺走了他们承继的所有生活,用粗陋有“毒”的现代文明替代基于村庄生态延绵而来的生活文化,这是世界范围内都在不断发生的事情。但这样的迁徙真的让他们更好了吗?
纸躯2021-07-19 17:53:37
TIFF Digital Bell Lightbox. 预告的音乐让人着迷于是决定看看(两个小时的电影结束,发现最想看的都在预告里了)
2morrow2024-03-29 21:49:51
好慢,感觉掉帧 看着难受死了 但故事本事感觉还是很俗套。可能我没看过非洲文学作品,不太懂的其中的叙事方式
巫昂2023-06-24 15:40:50
会想起《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贫瘠之地的人们,也有权拥有灵魂与肉体的安适之地。老太太特别有表现力,非常入画。
stjäla hund2022-05-11 22:57:07
莱索托这个地名如此陌生,影片却用一种神奇极简方式传达一种熟悉的情感。面临生活与民俗的变迁,最朴实的日常呈现也是坚持与保留。画面中的繁复色彩与变化的声音运用,在最简单的叙事中创建记忆。
切斯特狼2022-01-16 17:48:36
这不比戛纳每年主竞赛硬塞的第三世界国家片子要好?
ish-loo2021-08-29 08:01:18
3.5 陽光下一切皆是具象肉體 太過擲地有聲 以至於再無回聲
这不是葬礼,这是复活豆瓣热评
Eric2023-12-09 07:22:27
1. 她被死亡所遗忘了。死亡在主人公那里是回到土地里,是再一次聚集土地上的人们,是为后来的人留下故事和歌谣。这种美丽的死亡形式在现代社会里几乎不复存在。2. 电影用华丽的视听语言呈现了一个前现代的世界。盲人的口述,社群的歌唱,人们呼吸,朗读,祈祷的声音,让整部电影像一首诗。全景镜头里的土地,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黄色制服的人们就仿佛土地上的垃圾。主人公慢慢地走在土地上,或者静静地驻足,她是土地的化身。
Phos2024-04-12 11:12:25
有点太刻意了,太追求质感、寓意、叙述了…羊围着哭泣的寡妇真的很美,但是不真诚…想要真正的纪录片。
基瑞尔2021-02-01 20:14:30
【莱索托】保存文化、保存记忆,抵抗遗忘、抵抗侵占。更接近于一部纪录片,在叙述手法上选择空白,冲突上力求简化,而又尽可能包括地区的一切人事。里面出现的音乐相当亮眼,有那种对古老乐器的采用,也有很浓重的电子乐痕迹…带来的惊喜或许远超片子本身。
Peter Cat2025-04-29 12:51:42
3.5 在你面前,我看着你。 @LincolnCentre_WRT avec lu
有心打扰2023-09-15 12:00:44
生猛的、土地的力量;土地、祖先、自然、传统与机械、水泥建筑、经济发展的冲突博弈;沉稳的剧情长片首作;画面精美,配乐诡异;第一次知道莱索托这个国家,国中之国。
遠濤2021-11-07 14:24:44
非洲南部莱索托(Lesotho),一个夫与子双亡的老孀妇为了葬在原乡而与计划建造大坝迁移村民的政商势力抗争。摄像讲究,很美。(不知是什么怀旧格式,窄银幕圆角——胶片?)女主角的表演也极有张力,但剧本似乎风格大于实质,叙事故意语焉不详,常令人摸不着头脑。纽时评论里这句我觉得是的评:"Haunted by the score’s buzzing soundscapes, the movie feels a bit blockily assembled. " (一块块砖拼合的)
Lies of Lies2021-12-12 19:58:37
莱索托版《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Deleted]2020-10-22 11:00:44
导演前作(Mother, I Am Suffocating. This Is My Last Film About You.…一样抒情诗体的名字)年初在MOMA看的,这一部故事剧情有了很大的提升,不仅是具有性格符号的老奶,反对搬坟背后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也是非洲大陆发展中问题;导演并未放弃的美学追求,除了在追求每一帧的“纯净”(也对应着结尾的赤身),甚至字幕都设计成最小不去破坏画面的构图
罗宾汉2021-08-31 01:25:18
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是一个讲述非洲传统民俗仪式的故事,但其实是一个批判资本主义的题材。导演摒弃传统的叙事策略,用充满诗意的镜头画面与耸动的配乐,呈现新与旧、生与死、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激烈对抗,用艰涩实验的美学手段抵达批判目的,是一部不容易消化的作品。
ἔννοια2020-03-08 12:25:43
不好看,配乐和镜头都十分刻意造作,使劲沉化拆迁生死各种压迫性主题。
优游卒岁2022-12-14 12:09:03
第一次看到莱索托的电影,讲述坚持传统与发展进步的关系,电影拍得很诗意,也挺有非洲味儿。影片通过一个老寡妇的奔走与叙述,展现她所身居的小乡村的急迫困境。乡村位于哭泣平原之上,曾有很多路人因瘟疫死于此,村民们的祖辈与亲人也葬于此。由于要修建水库,这里的一切将淹没于水中。这样话题观众非常熟悉,几乎会出现在所有地方。重土安迁、故土难离,人们情感是相通的。传统与发展、情感与利益,如何选择还得仔细衡量。影片名是反讽,某种程度上也是事实。导演强调传统,却也未过度批判现实。影片过度诗意的表达,让故事少了些张力,尤其是开头部分。
只抓住6个2022-10-21 18:25:11
适合用作色彩采集作业。地球每个角落都会碰到的问题,当农业社会遭遇资本侵犯,连最朴实的村民都会开始存在主义思考,且必然分化。音乐很有特色
圓心2020-08-09 22:32:40
前半段兒子去世後連結人與大地的關係還不錯,後面開始反對官方開發案變得說教,原來女主角是南非專業演員,難怪覺得演技也太好了!2020.06.27@中山堂(北影)
佐翼2025-01-14 20:20:33
“This Is Not A Burial, It’s a Resurrection” 太喜欢!A Cinema to be felt. And A cinema speaks to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system/colonization" without overexplaining.
骨亠2022-08-23 04:27:25
有幸看到露天电影放映,高清晰,音响效果很重要。颜色对比度和饱和度非常重要,胶片的颗粒感。然后我们再谈主题。的确,这是部审美片,其次,想到是剧情电影。没什么好诟病的,对,就算对这么简单的故事没什么兴趣也可以看完。
l02021-12-11 08:27:00
#closeup#很好的主题,关于人与土地的关系,以及这层关系背后的地方性文脉如何面对资本和政治的入侵。故事性实在有点弱,或者也许是导演想把重点放在影像、氛围和场景的塑造上并且传达他对于这种现象的态度和批判。但如果仅仅是把它作为传达导演个人意志的电影,一直强调一种反抗的意志也显得批判性不够,层次单薄。看完想到了《三峡好人》,同样的故事题材,但是贾樟柯对于个体叙事与宏观的空间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所做的探索,要比这一部深刻很多。
ChaosChaos2024-06-23 21:19:07
民族魔幻史诗又带出古老的历史,对抗与妥协,死亡与复活!
小巴不良2022-10-18 05:36:28
阿非利加、莱索托,一个孤寡老人,对于生与死的坚持,还有对于土地的坚持
yuayuayu2021-08-03 22:01:18
有机会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片子,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Claire_D2023-04-11 06:20:45
很不错,我很喜欢。关注了这个导演。 并不觉得各个部分割裂,反而这个节奏像是用一个柔软的绳牵引着的,色彩,画面还有表演都是有情在里头的,慢慢感受它。(另外,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点:中国拍抵抗建筑工程和搬迁主要描写底层权力和人之间间的纠葛扯皮,而这里的抗争却是朴素的情感,人与自然的连结,更加浪漫。)
孟孟~2024-08-15 10:49:50
确实没想到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居然能拍出这么完整的电影,视听语言毫不落后,不过诗意的表达弱化了戏剧冲突,其实可以更激烈。
Summer V2024-09-12 15:32:17
12th BEFF 我对非洲电影很难坚持看完。。。无法评价
Neutralization2023-08-25 10:34:32
一个将死之人的抗争。这个时代,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勇气和善良,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公正、正义感。
手冲咖啡是骗局2024-06-27 21:57:46
有地域特色,故事其实是全球性的,技法上很普通,视角也比较陈旧,没有什么深刻的信息。推镜、慢镜头和特写也太多了,用来表现这种现实主义题材显得以文害义。
三点少2023-06-21 12:03:46
确认[文艺片]的标签后,就做好看不懂的准备~创意导演怎会满意于只讲个明白故事呢?!从棉帽大爷,到满脸拧巴皱纹的老妈,画面展开,权当莱索托风土民情纪录片吧。
爱看电影的老灯2023-12-25 15:59:31
对于这种比较艺术性的电影不太能理解,大体上明白了,可能还有不少部落的民歌和风俗不太了解。。。
ldffdsc2023-10-24 02:51:18
太美的视觉,很好的主题:人与土地,被驱赶的,回归原始的。非常简单的叙事以至于有些薄弱,但摄影和灯光太美了,无以言语。音乐也同样,那种力量确实是合适的。
momo2024-04-18 23:36:38
莱索托的蓝与黑,结尾的民谣很触动人心,不用翻译是因为音乐能用心去听。可祖母,在埋葬地之前你为什么只提你的男性亲属呢?更迭失去百年间,女人与亲属相遇的方式可以换成其她种
thintoy2023-07-02 23:43:04
非洲八十岁老妈妈有一张木刻的偏执到卡通的脸。她丈夫和她儿子死了以后,她一直穿着丧服,等待自己的死亡。但当她的村庄因为要新修水库被迫搬迁时,她脱下了衣服抗议。许多人看到了死亡,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生者的复活。每当我说到进步,我的舌头就会向后滚动。如果所说的进步是人类把该死的指头指向自然,并宣布征服它的话。挺抽象化和概念化的片子,不乏诗意。
很大很大的香锅2023-10-14 22:55:00
“你在干什么,有死者才需哀悼。”“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埋在这里,与我的家人一起。”极具种族风格的一部电影。不知是不是看的非洲文学,电影较少的缘故,其表现内容大都是非洲传统部落与人民在西方各方面的侵略下土崩瓦解。不过这部表现的更加野性与斗争,非洲音乐与呻吟贯穿电影更添一份哀伤。很多镜头是能表现出导演的才气的。
oDD-O-o2024-11-21 21:46:06
导演出生在南非,虽然旅居欧洲,但凝望莱索托的目光显然是解殖的。这个故事揭示了现代性背离了它“解放”的承诺,所谓的“进步”与“现代”在土著村民看来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殖民,只不过变得更为隐晦,以幽灵的形式悬在他们头顶。不断出现的歌舞段落是一种仪式,仪式召唤着神秘的自然之力,以自然之魅完成对现代性殖民的抵抗。导演的镜头极富诗意,不如说是以解殖的目光饱含深情地凝望着哭泣平原上的居民。
邪恶到底2023-04-17 08:16:42
被鲜活的生命(或是死亡)力和极度优秀的影像控制力震撼到了。
鹏2024-04-04 11:00:14
名字被翻译成向死而生,我觉得这个更好
LaborZ7772024-10-21 21:18:50
摄影、灯光、构图、音乐完美,至于剧情和当地传统习俗有关,看个大概吧
夜的眼睛2024-01-07 10:33:03
村民们一边被安置在污染的河流旁,一边被反复游说要开阔眼界,吸收“先进文化”。政商利益合谋夺走村民们最后一块土地的时候,也就夺走了他们承继的所有生活,用粗陋有“毒”的现代文明替代基于村庄生态延绵而来的生活文化,这是世界范围内都在不断发生的事情。但这样的迁徙真的让他们更好了吗?
纸躯2021-07-19 17:53:37
TIFF Digital Bell Lightbox. 预告的音乐让人着迷于是决定看看(两个小时的电影结束,发现最想看的都在预告里了)
2morrow2024-03-29 21:49:51
好慢,感觉掉帧 看着难受死了 但故事本事感觉还是很俗套。可能我没看过非洲文学作品,不太懂的其中的叙事方式
巫昂2023-06-24 15:40:50
会想起《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贫瘠之地的人们,也有权拥有灵魂与肉体的安适之地。老太太特别有表现力,非常入画。
stjäla hund2022-05-11 22:57:07
莱索托这个地名如此陌生,影片却用一种神奇极简方式传达一种熟悉的情感。面临生活与民俗的变迁,最朴实的日常呈现也是坚持与保留。画面中的繁复色彩与变化的声音运用,在最简单的叙事中创建记忆。
切斯特狼2022-01-16 17:48:36
这不比戛纳每年主竞赛硬塞的第三世界国家片子要好?
ish-loo2021-08-29 08:01:18
3.5 陽光下一切皆是具象肉體 太過擲地有聲 以至於再無回聲